病因:因水中氧气或其他气体含量过多或过少引起的。当水中某些气体过饱和,形成小气泡附着在池底或池壁,鱼苗误吞后引起;如果培育池水体溶氧不足,鳅苗因呼吸困难而在水面吞食空气,也会造成气泡病。生产中引起气泡病的原因很多,主要有:①水中浮游植物多,水温高,光合作用强,造成水中溶氧过饱和;②水体中施入过多未经发酵的有机肥,肥料分解过程中放出很多细小的甲烷、硫化氢等气泡,鳅苗误食;③含氮气过饱和的地下水未经曝气等处理就直接注入池中而引起气泡病。
流行特征:该病主要危害鳅苗,当鳅苗体长至3厘米以上时便极少发生此病。因此,该病多发在春末、夏初鳅苗培育阶段及夏季高温季节流行。
病症:轻微发病时显微镜检测鳃丝、体表、鳍条有气泡,严重时肠中充气,肚皮鼓起,鳅体浮于水面,失去平衡和下沉能力,不能自如活动,最终衰竭而亡。镜检在血管内也可看到大量气泡,引发栓塞。
预防措施:
1、不施用未经发酵腐熟的粪肥;
2、向鱼池注入地下水时先充分曝气;
3、掌握好投饵量和施肥量,及时清除池中腐败物,防止水质恶化;
4、控制好养殖水体溶解氧。
治疗措施:
1、发现气泡病时,及时注入大量新水,排掉部分老水,适当提高水体的pH和水体透明度,然后按4-6公斤/亩食盐进行水体泼洒,鳅苗的气泡病一般会在短时间内消失;
2、用黄泥土加水搅拌后全池泼洒,以池水变浑浊为度,以降低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开启增氧机,使水中过饱和的氧气散发到空气中。
3、发病后,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控制浮游植物过量繁殖;或用0.7毫克/升的硫酸铜全池泼洒;或用食盐水全池泼洒,每亩用量4-6千克。
|